春季抽动症高发,这些信号你注意到了吗?
春天,万物复苏的季节,孩子们也在这个时节格外活泼好动。然而,有些孩子的“好动”却可能是抽动症的信号。作为家长,你是否注意到了呢?小儿抽动症,是一种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。它可能会表现为孩子不自主、突发、反复快速的以及重复、无节律性的一个或多个部位抽动。这些抽动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、生活和社交。在春季,小儿抽动症的发病率会有所上升。因此,家长们需要格外警惕,及时发现并应对孩子的抽动症状。那么,哪些信号可能暗示着孩子患有抽动症呢?
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:
1.面部抽动:频繁眨眼、翻眼、斜眼、挤眼睛、扬眉、皱眉、噘嘴、咧嘴、歪嘴、张嘴、伸舌,皱鼻子。
2.肢体抽动:频繁搓手指、握拳、甩手、举臂、不停的抖腿、踢脚、点脚、跺脚、屈膝,甚至步态异常。
3.头颈部抽动:频繁点头、摇头、仰头、扭头、挺脖子,耸肩。
4.发声性抽动:控制不住的干咳声、吼叫声、吭吭声、随便吐唾沫,骂人。
5.躯干部抽动:不时的挺胸、扭腰、扭臂、鼓肚子,吸肚子。孩子抽动症,体内有3把火,
第一把火--上焦
上焦对应心肺,心主血脉,主神志
小儿心常有余,心气较盛,易为痰火邪热所扰,心火上炎,灼津成痰,痰热扰神,就会出现烦躁、性急;
火盛动风,风痰扰动,所以就会有多部位不自主抽动,如频繁眨眼、挑眉、吸鼻、咧嘴、摇头、耸肩等。
第二把火--中焦
中焦对应肝脾,小儿肝常有余,脾常不足
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,小孩子如果因情绪不好、压力大等,导致肝气不舒,气郁化火或肝阳偏亢,就会引动肝风,风盛则动,就容易发生抽动
第三把火--下焦
下焦对应肾、膀胱、大肠等。
肾为先天之本,主藏精。小儿肾常虚,先天肾气不足,肾水不能涵木,则肝阳易亢;肾水不能上济于心,心火上炎,心肝之火亢于上,肾虚于下,则生风抽动。如果您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,建议及时就医,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同时,家长们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,帮助他们建立自信、面对生活。也可以选择陈济堂的小儿多动保健贴,纯草本蜂蜜+药油调制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