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电脑不离手,拿起笔不会写字?睡觉半夜手发麻,大半夜开始甩手?甚至这手有点不听使唤,怎么都不得劲?如果以上的情况全中,那么您可能患上了传说中现代人常见的“鼠标手”。
1.什么是“鼠标手”?
“鼠标手”又名腕管综合征。典型表现是:夜间手腕疼痛、发麻。
发作时产生的疼痛非常剧烈,有灼烧感或者针刺感。严重时疼痛会从腕关节延伸至手指位置,也存在少数人的疼痛辐射至肘部、肩部的情况。

手掌控制力下降,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发麻,感知能力、控制能力全部下降。症状持续超三个月,大拇指下方的肌肉即大鱼际肌将会萎缩、变瘪,抓握无力。
2为什么会出现腕管综合征?
外源性压迫
由于外源性的压力可通过腕横韧带直接传到到腕管,因此当手腕部受到长期压迫时容易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,从而引起腕管综合征。此外皮肤有严重的瘢痕或者良性肿瘤压迫也可导致腕管综合征,不过这种情况较为少见。

腕管管腔变小
腕横韧带可因肢端肥大症、黏液性水肿等内分泌病变或伤后疤痕形成而增厚,使管腔变小。
管腔内容物增多、体积增大
当腕管内出现腱鞘囊肿、神经鞘膜瘤、脂肪瘤及伤后血肿等疾病时,将占据管腔内容积,使腕管内组织结构相互挤压、摩擦、从而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。
3.哪些人容易患上“鼠标手”
1.经常使用鼠标键盘的上班族。手腕时间弯曲固定,造成腕管压力增加。
2.怀孕后期的孕妈和哺乳期的新手妈妈。怀孕期间的一些炎症反应会压迫到腕管正中神经;分娩结束后,孕妈们因为照顾孩子腕部过度运动,腕管压力进一步增加。
3.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、巨人症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。这类人群的腕管关节滑膜组织受到激素的影响,极易引发腕管综合征。
4.风湿或类风湿病人、糖尿病患者、日常爱好饮酒的人以及肥胖人群。
5.腕部⻣折后畸形愈合病人。
4.6招自我保健预防,和“鼠标手”说拜拜
腕管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是过度使用手腕,或者是手部活动姿势不当。
大多数患者晚上发作白天可以忍受,通过改进生活方式和手部活动方式后,症状一般都会减轻或者消失。
(一)用正确的姿势使用鼠标
使用鼠标时不要让手腕处于悬空或屈曲的状态,尽量让腕关节中立,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让手部休息和活动。
(二)注意休息
孕妇和新手妈妈们尽量让腕部休息,避免过度的活动和劳作。
(三)减少腕管压力
睡觉时使手腕保持在中立位置,或者轻微的背伸,使腕管保持通畅。也可以使用具有支撑力的腕关节支具。使腕关节保持伸直位或者10度左右的背伸,这两种状态下腕关节压力最低,避免睡着后腕关节屈曲造成关节压力增加。
(四)手部按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