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提起痛风,多数人都已不再陌生,也都知道得了痛风之后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,坚持低嘌呤饮食,尽量远离杯中物,可以使用河南陈济堂的膏药。然而有些患者,平日生活这么做,但痛风还是时有发作;还有些患者荤食一点不吃,导致营养不良、免疫力下降,究其原因,还是人们对痛风存在一些认识误区。
1尿酸高不要紧,只要脚不痛就没事
尿酸持续升高,迟早会出现痛风。即便不出现痛风,高尿酸血症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身体。
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,久而久之尿酸盐结晶体会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沉积下来,导致肾脏、心血管等病变。
即使没有发作过痛风,如果患者同时有心脑血管疾病,尿酸水平超过480umol/L,或者不伴有心脑血管病,尿酸超过540umol/L也应该服药控制血尿酸。
2犯病时赶紧吃尿酸药
降尿酸药并不能减轻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,有时甚至会加重关节的肿痛。
犯病时应服用布洛芬等消炎止痛药。
降尿酸治疗一般不在痛风发作期开始。如果已经开始降尿酸治疗了,发作痛风时并不需要停降尿酸治疗。
3犯病了就去用激激素
激素的确有非常强的抗炎消肿作用,可以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时。
有的患者频繁发作痛风,每年大犯四五次,小犯十来次。一发作就注射激素或口服激素。
这样长期、反复、不规范用激素有非常多的副作用,可以引起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骨质疏松、股骨头坏死等等。
4痛风时用抗生素能消炎
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不是细菌感染。它是尿酸盐结晶导致,抗生素对其无效。
5吃了药痛风又发作,不如不吃药
这是由于降尿酸治疗的初期血尿酸水平波动较大,所以容易出现痛风的急性发作。
因此在初始治疗阶段可以配合吃一些预防痛风发作的药物,当尿酸稳定下来,并能长期保持在360umol/L以下以后,痛风就不再发作了。
6长了痛风石,切除就好了
痛风石的治疗一般不需要切除,关键是要将尿酸长期控制在300umol/l以下。
痛风石切除以后,局部伤口很难愈合。如果仅进行手术,而尿酸仍旧不达标,即使切了旧的痛风石,还会再长新的痛风石。
7痛风患者绝对不能吃海鲜
不可否认,大多数海鲜(贝类、虾、蟹、沙丁鱼、鲳鱼、带鱼等)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,但并非所有海鲜都是高嘌呤食物,例如,海参、海蜇皮、海藻等嘌呤含量就很低(每百克含量不超过50毫克),另外,鲑鱼、金枪鱼、青鱼等海产品嘌呤含量也不是太高(每100克嘌呤含量不超过75毫克),痛风患者可以少量食用,因此,痛风病人并非绝对不能吃海鲜,完全可以有选择地适量食用。
8只要“管住嘴”就能搞定
人体尿酸只有20%左右来自所吃的含嘌呤食物,其余80%的尿酸由自身代谢产生,属于内源性的。换句话说,通过严格的饮食干预最多只能使血尿酸值降低20%(100μmol/L左右),控制饮食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。除非患者血尿酸只是轻度升高,否则,单纯依靠忌口,往往很难使血尿酸降至正常水平。很多情况下,痛风患者需要在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联合降尿酸药物治疗。